为加快推进临床药学学科发展,加速“双一流”高质量建设,服务健康中国战略要求,药学院于2025年3月24日在药学楼241会议室举办临床药学学科发展战略研讨会。药学院院长叶敏教授、副院长汪贻广教授和黄卓教授、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系教师及历任、现任导师、带教老师近40名专家齐聚一堂,共商学科发展大计。
高位谋划:锚定国际一流发展坐标
药学院院长叶敏教授充分肯定了临床药学学科在推进学院“建设国际一流药学学科”总目标中的重要作用,并希望与会专家能够以学院整体发展目标为基础,结合临床药学专业特色,梳理阻碍学科发展的主要问题,群策群力,共同商讨加快临床药学学科发展的具体措施。副院长汪贻广对临床药学学科提出了殷切希望,希望临床药学能够发挥学科优势,充分融合医院、药学院的科研资源和师资力量,做出更多国际性成果。
精准把脉:直面学科发展痛点难点
院长助理、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系主任管晓东研究员作了临床药学学科发展报告,从发展历史、师资队伍、科学研究、获奖情况、社会服务等方面梳理了北京大学临床药学学科发展现状,从不同层面阐述了临床药学学科面临的发展瓶颈。在国家健康战略上,药师法尚未出台;在全国范围内,医院药学尚未转型成功,临床药学学科发展受制于传统药学,未形成自身的理论体系,学科交叉不深入;就北京大学临床药学学科而言,存在人才培养定位不明确、师资队伍单薄、考评体系单一、招生规模局限等问题。
破局之道:三大攻坚方向凝聚共识
随后,与会专家针对上述发展瓶颈进行了深入交流,本次会议荣幸地邀请到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系历任导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李玉珍、宣武医院王育琴、北京积水潭医院甄健存、中日友好医院张相林、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郭代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翟所迪,以及现任系导师、带教老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崔一民、向倩、庞晓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封宇飞、张晓红、黄琳,北京大学第三医院赵荣生、李子健、赵立波、杨丽,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焦园园,北京医院金鹏飞,中日友好医院刘丽宏,北京儿童医院梅冬,以上专家均发表了真知灼见,讨论热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首先,重新审视北京大学临床药学人才培养目标是关键。建议在明确临床药学学科定位的基础上,深入思考北京大学的临床药学人才培养目标,围绕该目标构建完善的课程和实践体系,并考虑建立本硕博一贯制培养体系。其次,突破制约师资发展的阻碍是提升教学水平的重要途径,建议建立双聘机制,放开教学医院不得申请主系列教学职称限制,专兼职师资统一并入学校职称评审,按照批复的本学科PI人才标准遴选师资等。再次,明确临床药学研究的内涵刻不容缓。建议针对临床问题精准定位研究方向,整合资源,搭建学科研究平台,加速临床药学转化。
战略启航:构建学科发展新生态
本次会议讨论环节精彩纷呈,各种思路和火花不断碰撞。叶敏院长表示,药学院领导班子会深入研究会议提出的相关问题。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史录文教授在总结中强调,希望各位导师和教师坚守初心,坚定信心,以学科发展和学生成长为中心,凝聚教育合力,共同应对学科发展中的挑战,为开创临床药学教育的新局面而努力。
北京大学药学院 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系
2025年3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