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6日,我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汤新景教授团队联合王静博士在国际学术期刊Journal of Medicinal Chemistry发表了题为“Efficient Silencing of Androgen Receptor Gene via UTR-Targeting siRNAs for Androgenetic Alopecia Therap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首次证实靶向雄激素受体基因非编码区的siRNA在雄激素性脱发治疗中的优势,为开发下一代脱发基因疗法提供了有力依据。
雄激素性脱发(AGA)是一种常见的毛发进行性减少疾病,主要由局部过高的二氢睾酮(DHT)活性驱动,导致毛囊微型化和脱发。目前主要治疗药物米诺地尔和非那雄胺存在副作用大、疗效有限等问题。小干扰RNA(siRNA)因其靶向特异性、增强的疗效和长效性而成为有前景的治疗药物。
研究团队针对雄激素受体(AR)基因的非编码区(UTR)设计并筛选了一系列siRNA序列,最终优选出AR-27序列。该序列在人和小鼠中高度保守,经化学修饰和胆固醇偶联后形成AR-27 E-Chol,显著提升了药物稳定性和细胞摄取效率。体外实验显示,AR-27 E-Chol在人角质形成细胞(HaCaT)和小鼠皮肤成纤维细胞(MSF)中均能高效降低AR mRNA表达,IC50低至0.064 nM,优于同类在研药物OLY22021。在DHT诱导的AGA小鼠模型中,AR-27 E-Chol通过皮内注射给药,显著促进背部毛发生长,增加毛囊生长期比例,并有效下调皮肤组织中AR mRNA和蛋白水平。该药物还能通过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协同促进毛囊再生。该研究首次证实靶向AR基因UTR区域的siRNA在AGA治疗中的可行性与优势,为开发下一代脱发基因疗法提供了有力依据。
图1. 靶向雄激素受体基因UTR的siRNA用于雄激素性脱发治疗
论文的通讯作者为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汤新景教授和王静博士,第一作者为北京大学药学院博士生冯迪、博士后范馨莉(现在北京大学医药卫生分析中心工作)和博士生胡鱼强。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为第一单位。该研究得到PKU Health Science Center & Cosychem核酸药物创新研究联合实验室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论文链接:https://pubs.acs.org/doi/full/10.1021/acs.jmedchem.5c01739
通讯作者简介:
汤新景,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PI。入选基金委优青和教育部青年长江学者。课题组主要从事功能核酸药物的精准修饰、靶向RNA/蛋白降解的抗病毒和抗肿瘤活性评价,以及核酸药物递送等领域的研究。在Angew. Chem. Intl. Ed.、J. Med. Chem.、J. Am. Chem. Soc.、Nucleic Acids Res.、Cell Chem. Biol.等杂志上发表论文百余篇。同时,主持省部级以上项目十余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群体、教育部创新团队、科技部973项目和重大专项等。
王静,博士,北京大学药学院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副主任技师,北京大学宁波海洋药物研究院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博士毕业于国家纳米科学中心,师从陈春英院士。2016年8月起,在北京大学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工作。研究方向为分子互作技术、核酸药物设计和递送、蛋白冠原位分析。近年来以第一/通讯作者(含共同)在Nat. Commum., J. Am. Chem. Soc., Adv. Mater., ACS Nano, Theranostics, J. Med. Chem., Anal. Chem.等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科研论文20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和面上项目、宁波市重大专项等。申请/授权发明专利9项。
天然药物及仿生药物全国重点实验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