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联大精神弦歌不辍,药学发展共谋新篇——药学院师生赴南开大学药学院参加清华·北大·南开药学院“党建引领 创新赋能”首届研究生论坛

编者按:

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爆发。9月,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私立南开大学三校南迁,联合成立国立长沙临时大学。由于长沙遭日军空袭,临时大学于1938年2月分三路迁往昆明,4月,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正式成立。战火中诞生的西南联大用“刚毅坚卓”铸就传奇,三校师生跋涉3500里谱写《满江红》南迁壮歌。铁皮教室里教授写下“静坐听雨”,土胚墙内走出诺贝尔奖得主,简陋校舍承载着大师云集的岁月,颠沛流离中绽放出中国教育史上最璀璨的星火。2020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旧址,参观西南联大博物馆,了解西南联大在抗战艰苦条件下赓续中华民族文化血脉,为国家培养人才的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培养有历史感责任感、志存高远的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在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创办88周年之际,为传承联大精神,搭建各高校药学院之间的研究生交流平台,清华·北大·南开药学院党建引领 创新赋能首届研究生论坛于2025424日在南开大学药学院召开。药学院学生党总支书记宋艳带队前往南开大学,来自学院不同专业的9名学生代表参会,与清华、南开两校师生开展深入交流。三校师生围绕党建及专业发展,求同存异,共话未来。

b4cb73e74f2f459c860a65d8bdbe77c8.jpg

开幕仪式上,南开大学药学院副院长尚鲁庆首先致欢迎辞。他介绍了南开大学药学院的历史沿革及发展概况,并追溯三校渊源,以西南联大刚毅坚卓精神号召三校科研工作者立足国家需求,勇攀科研高峰。北京大学药学院学生党总支书记宋艳与清华大学药学院党办主任孙文爽依次致辞预祝大会圆满成功。

9fe99ab93f6a4cc9b9185a1a89f765e5.jpg

药学是关乎人民健康的战略性学科,药学研究生需坚持四个面向,投身祖国医学发展和全民健康的伟大事业中。北京大学药学院学生党总支副书记、博士研究生袁硕首先作党建铸魂,引领专业发展的分享。她聚焦于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从学生视角讲述了屠鹏飞教授团队致力将肉苁蓉研究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生动故事。清华大学药学院博士研究生谭彭丞就国自然青年学生基础研究项目展开分享;南开大学药学院博士研究生冯议仟则分享了以赛促创、产学融合的青年人才培养路径。三校从不同角度切入,从思想引领到成果落地,全方位培养优秀药学人才,充分体现了本次论坛党建引领 创新赋能的主题。

a7195232de014339aaa56519c7dda6c3.jpg

本次论坛设学风建设交流党建工作交流两个圆桌会议。北京大学药学院博士研究生姜睿珩、黄祎磊结合自身经历,围绕科研规划、导师联系、材料准备等核心话题展开深度分享;北大药学院学生党总支第四党支部书记、博士研究生程韫韬分享全国样板党支部工作经验,介绍了如何通过规范化组织生活、理论学习与科研实践相结合,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党支部。圆桌会议讨论热烈,三校学生在交流中进一步凝聚了共识,明晰了努力方向。

8b3a7377b7da42ca84c025d7993dcaf5.jpg

c6f9364d6495442f822205f9ea580e05.jpg

南开大学药学院党委书记魏占玲作总结发言,她充分肯定论坛成果,强调三校应赓续西南联大精神,以党建为引领深化交流协作,发展药学共同体,为国家健康事业持续输送高质量人才。

bd235f8b02c74e9d97cd7b382602810c.jpg

会后,药学院师生赴南开大学八里台校区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周恩来总理像、南开大学校钟、西南联大纪念碑等带我们回溯过往,这不仅是南开校园里的标志性景观,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激励着我们在新时代传承先辈们的精神,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以坚定的信念、顽强的毅力和不懈的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26383dbc0bc4409d8870a9c626b4349c.jpg

e5cd8533152e4ef49fbf58783a44823e.jpg

国难危机时,西南联大结茅立舍、弦歌不辍。虽仅历时八年,却写出中国教育史上最绚烂的一页,走出了2位诺贝尔奖获得者3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6位两弹一星元勋,92位院士,为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这与三校取长补短、融合发展密不可分。八十余年后的今天,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仍是三校的共同命题,未来北京大学药学院将继续提高政治站位,以党建引领科技创新和人才发展,加深与清华大学、南开大学药学院的友好合作,共筑药学发展新未来。

药学院学生党总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