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让新生导师制薪火相传——药学院新生导师二十周年研讨会纪实

   2011年4月16日上午,北京大学药学院新生导师二十周年研讨会在医学部逸夫楼报告厅隆重举行。北京大学校长助理、学工部部长马化祥,北京大学学工部副部长霍晓丹,医学部副主任王宪,医学部党委副书记李文胜,医学部主任助理、组织部部长戴谷音,医学部宣传部副部长丁磊,医学部教育处副处长、学工部副部长李红,医学部研究生思想工作部副部长王青,医学部后勤处副处长陈斌斌,药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徐萍,药学院党委副书记吕万良,药学院副院长周德敏,药学院副院长郭敏杰,药学院原党委副书记李玉莲,医学部相关职能部处、兄弟院系的领导和老师,历届新生导师代表以及学生代表出席了本次研讨会。会议由药学院党委副书记张红梅主持。
        参会老师中有德高望重的老教授,还有正在为新生导师工作而辛勤耕耘的中青年教师。与会各级各方领导以及四十余位导师代表济济一堂,共叙新生导师制的历史与成就,共商新生导师制的改革与发展,让药学院的新生导师工作在继往开来中薪火相传。

追根溯源传薪火

        医学部党委副书记李文胜首先代表医学部党政领导致辞。李书记充分肯定了本次研讨会的重要价值,并对为药学院新生导师工作默默奉献的老师们表示了由衷的感谢。李书记还指出,在北京大学倡导“文明生活,健康成才”的活动背景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精致化理念指引下,药学院新生导师制能够坚持二十年是非常难能可贵的,是对学生工作思路和方法的一种探索和创新。
        新生导师制的主要创立者之一,药学院原党委副书记李玉莲老师从这一制度的发展演变、经验成效以及需要进一步探索改进的问题等几方面做了总结回顾。李老师指出,在过去二十年里,药学院新生导师制的核心内容经历了专业思想教育、综合素质教育和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三个发展阶段,这项制度对于帮助新生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树立牢固的专业思想,培养综合素质乃至创新能力,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李老师总结到,在学校领导的长期关心和一贯支持下,药学院的新生导师工作二十年坚持不懈、二十年不断探索、二十年砥砺前行,新生导师制持续发展、日益完善,已成为药学院教育教学工作的有效途径和突出特色,得到多方领导的肯定和鼓励,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和认可。

恩师前辈获殊荣

        药学院新生导师制能够取得今天的成绩,离不开一代又一代老师们的无私奉献和执著坚守。为了对导师们二十年来做出的重要贡献给予适当的肯定和鼓励,本次研讨会精心设计了颁奖仪式。
参会的十余位离退休老教授都已年过花甲甚至年逾古稀,大多都是双鬓斑白甚至鹤发银丝。他们从民族危亡的时刻走来,怀着一颗赤子之心为祖国的医药卫生事业和教育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也为药学院的新生导师工作做出了杰出贡献。为此,药学院特设立鹤发丹心奖,侯新朴、刘镇宇等十二位老师获此殊荣。
        参会的新生导师除了德高望重的离退休老教授外,还有药学院学术科研的中流砥柱、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他们在新生导师的工作岗位上呕心沥血、辛勤耕耘,以身作则地为同学们树立道德楷模,春风化雨般为同学们指点迷津,像亲人朋友般为同学们排忧解难,含辛茹苦地为祖国的医药卫生事业培育英才。为此,药学院特设立了师恩德楷奖、春风化雨奖、良师益友奖、乐育英才奖、桃李芬芳奖,雷小平、李润涛、杨晓改、王坚成等三十余位老师分别获得了这些荣誉。

主旨发言谈经验

        在主旨发言阶段,四位老师结合自身丰富的教育辅导经历,就新生导师工作的方式方法、作用意义、改进思路等话题发表了富有见地的观点和看法。
        药学院原副院长侯新朴老师从教育教学的视角阐述了新生导师制二十年来所取得的经验成就,深刻剖析了新生初入大学时,在学习生活方面所面临的种种困惑和不适。她指出,大学教师在承担繁重的教学科研任务情况下,必须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从而为新生发挥“培土、扶正、施肥”的作用。
        药物化学系的雷小平老师曾经担任过十年的新生导师。她把自己的辅导经验总结为“一心三新”,即用心去做,尽最大努力采用新思维、创造新方法、教出新内容,并指出应注意不同时代大学生的特点,“与时俱进做好新生导师工作”。
        化学生物学系的杨晓改老师从新生导师制在教书育人过程中的作用出发,谈了对大学教师职责的理解,重点针对如何在六年制学生中培养研究型人才的问题阐述了自己的见解。她认为,新生导师首要的任务是了解学生的性格、学习和生活习惯,然后就学习方法、专业认知、人际交往、就业等问题对新生进行引导、辅导、指导和疏导。
        药剂学系的王坚成老师饱含深情地回忆了初入大学时从导师那里获得的指引和帮助。而后,他又结合多年担任导师的经历,阐述了新生导师的第一要务是“导其心志、理其生活、辅以学业”,并希望新生导师能够成为“药学新人之灯塔”。担任新生导师让王老师体悟到“传播知识就是传播幸福与希望,教书育人铸就的是祖国未来的栋梁”。

自由发言抒胸臆

        在自由发言阶段,与会老师们积极踊跃、畅所欲言,或幽默风趣、或饱含深情,或高屋建瓴、或言简意赅,将研讨会的氛围推向了高潮。
        今年77岁的刘镇宇老师是在场年纪最长的老师。他幽默地说自己获得鹤发丹心奖之后的心情 “堪比获得奥斯卡奖”。他真心希望现在的学子们能够像他们当初一样,树立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的信念追求。
        艾铁民老师则紧密结合社会热点发表了深刻见解。从优秀共产党员杨善洲的先进事迹到大学生的极端反面典型药家鑫的恶劣事件,艾老师分析了在急剧变化当今时代,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基本特征,并指出大学老师要尤其重视对学生的心理、思想、观念方面的教育引导。
        李长龄老师认为,辅导员和班主任工作是“点对面”的教育,而新生导师则可以做到“点对点”的辅导,有助于实现新生教育的精致化。
        李润涛老师表示,新生导师工作非常辛苦而细致,需要付出大量的心血,因此认为有必要建立更好的激励机制。李老师认为药学院的这项工作已经有不少成功的做法和经验,有必要适当加以推广,让更多的大学新生受益。
药学院2006级长学制学生乔康代表学生做了题为“老师的坚持、学生的守望”的发言。“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乔康同学通过讲述自己在接受新生导师培养过程中的感想和体会,表达了同学们对新生导师深深的感激之情。

上下同心谋发展

        北京大学校长助理、学工部部长马化祥对药学院新生导师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以及此次研讨会所取得的成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并对新生导师工作今后的发展改进方向提出了重要的指导意见。马化祥部长指出,在当今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网络媒体对于大学生的信息获取、语言表达、思维方式都产生了显著影响,所以新生导师工作应当重视研究大学新生的这些新情况、新变化、新特点,要对大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学业辅导、心理疏导、生涯指导”。马化祥部长最后表示,新生导师制是对教书育人、人才培养所做出的有益探索,这种学生工作的思路和方法有必要进行适当的推广和宣传。
        会议最后,药学院党委书记、副院长徐萍做总结发言。她指出,药学院新生导师制坚持二十年,与药学院历届领导的支持与关注密不可分,与二十年来全体老师的坚守密不可分。徐萍书记还指出,今天研讨会的意义不仅在于总结新生导师制二十年来的经验,更为今后的发展改进寻找到了方向,从而有利于药学院的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工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