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目前的位置: 首页» 学院新闻

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系崔一民教授团队在Nature子刊STTT杂志发表重磅综述:靶向整合素通路——从信号通路到治疗策略

202312日,北京大学药学院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系崔一民教授团队在Nature子刊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杂志(STTTQ1区,IF=38.1)在线发表了题为“Targeting integrin pathways: mechanisms and advances in therapy”的综述,该综述系统回顾了整合素研究的历史进程,介绍了整合素及其介导的下游信号转导,以及整合素在多种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并深度解析了整合素靶向药物的开发趋势及未来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和转化研究的重点。

01449a94894b401cb12bd6711bb27970.jpg

2022年,拉斯克医学奖授予Richard HynesErkki RuoslahtiTimothy Springer,以表彰他们在整合素发现中的开创性研究,这再次引起人们对整合素领域的关注。整合素研究最早于起源于自上世纪80年代,经过40多年的努力,整合素的相关研究取得了巨大进展。整合素在癌症、纤维化疾病、心血管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多种疾病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大约有90种靶向整合素的药物或显像剂进入临床研究。由于整合素作用特点及调控机制的复杂性,整合素靶向药物的研发进程并不理想。迄今为止,只有7种整合素靶向药物成功上市。从过去靶向整合素药物研发中获得的一个重要启示是整合素药物研发的成功依赖于对整合素调控机制的深入理解和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因此,该综述回顾了40多年来整合素及其关键抑制剂的研发历史,对所有整合素家族成员和整合素介导的下游信号转导进行了系统而全面的综述,并分析了从实验室研究到临床开发的靶向整合素疗法的最新进展。此外,还进一步讨论了靶向整合素疗法的研发趋势,并对如何提高靶向整合素治疗的临床试验的成功率,以及开展临床研究、基础研究和转化研究的进行了深度分析。

71035618c61c438992ed70f6ba871225.jpg

1. 在过去四十年中整合素研究及其代表性药物及抑制剂研发的里程碑事件

2022年,靶向整合素疗法研究领域取得的一系列重大突破,包括99mTc-3PRGD2显像剂III期临床试验的成功,日本PMDA批准了首个口服的靶向整合素药物Carotegrast以及口服整合素αvβ6/αvβ1拮抗剂PLN-74809在特发性肺纤维化患者中的 IIa 期临床试验获得积极安全性和有效性数据等,这些研究彰显靶向整合素疗法具有重大开拓市场。

95bfe015cd634534b41dc5216c5ef092.jpg

2. 整合素相关信号通路

这篇综述介绍了整合素的结构、分类和信号转导,着重强调了整合素在肿瘤、纤维化疾病、心血管疾病、传染病、自身免疫病等不同疾病进展中所发挥的功能,并总结了靶向整合素疗法的最新临床研究进展,包括小分子、抗体、多肽、抗体偶联药物(ADC)、多肽偶联药物(PDC)、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免疫疗法及显像剂等。该综述最后讨论了关于整合素基础研究、临床研究和转化研究的未来发展方向,为靶向整合素药物及显像剂研发提供新思路。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药学部庞晓丛副研究员、邱志维助理研究员及我系何旭博士、张涵煦博士是该文章的并列第一作者。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系崔一民教授和向倩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崔一民教授团队致力于泛血管疾病领域的创新药物研发与早期临床评价工作,目前团队自主研发的靶向整合素疗法也取得重要进展,正在推进转化。研究成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央高水平医院临床科研业务费等多项科学基金的支持和资助。


通讯作者简介:

a8685452b57e41b584d5076353d2b8a7.jpg

崔一民,临床药理学博士(M.D&Ph.D),教授,主任药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临床试验中心主任、药学部主任,北京大学药学院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系副主任。崔一民教授长期从事创新药早期临床研究和国家新药审评技术转化研究,致力于全生命周期的药学服务与创新转化体系的建立。崔一民教授作为首席专家主持十余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在Nature Reviews Drug DiscoveryJAMA OncologyJACCAPS-B等国际权威杂志发表高水平论文近300篇,以主编或副主编身份参编多本临床药学和临床药理学专业书籍,担任《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执行主编,Journal of Clinical Pharmacy and TherapeuticsJCPT)主编。获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药明康德生命化学研究奖学者奖、中国药学发展奖创新药物突出成就奖、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创新团队负责人、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等。

0abfa62e2c104686affb577c5457e93c.jpg

向倩,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博士,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访问学者。任中国药理学会理事,中国药理学会临床药理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等社会职务。长期从事抗血栓、抗肿瘤专业临床药学临床药理工作,从事药效学评价、个体化治疗、新药新生物标志物评价等临床研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重大新药创制项目子课题1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在JACCPharmacol TherStrokeAJPS等高水平的国内外期刊上以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发表多篇代表性论著,发明专利和软件著作权十余项。参与项目获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中国药学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华夏医学奖三等奖。


第一作者简介:

cb5c2740866941f595532330f823291c.jpg

庞晓丛药理学博士,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从事源于临床需求的创新药物研发与评价工作。2019年入选中国科协和北京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担任国际基础与临床药理学联合会(IUPHAR)青年学者委员、中国药理学会临床药理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秘书长、北京药理学会理事、《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编委等。目前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在国际权威杂志Signal Transduction and Targeted TherapyJAMA OncologyPharmacological Research等发表高水平论文20余篇,授权国内专利2项,国际PCT专利1项。目前主持1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及院级科研项目,获得第三届首都医学创新与成果转化大赛一等奖等。


药事管理与临床药学系 供稿